新黄浦 600638

非一线城市限购退出风声渐起

2015-11-15

时间:2014-6-19,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楼市变脸,全国商品房投资增速持续下滑,背后更大的问题则是经济的承受能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比1~4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1043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说,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三成,而且楼市疲软也会波及水泥、钢材等领域的投资,因此楼市冷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政府偿债风险、开发商资金链风险、过度参与房地产开发投融资的机构投资者资金链风险等,也将在楼市调整中逐渐暴露。这将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而对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对一些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而言,楼市下行所带来的土地市场速冻影响更大,大搞基建形成的高负债后遗症容易集中暴露。事实上,进入5月后,一些二三线城市土地流拍现象十分普遍。

压力之下,地方政府救市之声此起彼伏:没有限购的城市就采用公积金贷款和财税补贴等形式,有限购的城市则主要采用放松外地人购房资格认定、扩大户籍范围等形式。

与两三年前地方只要一松动就被叫停不同,本轮地方政府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的松绑,只要不是触及到取消限购这个底线,都不会被叫停。这也符合了两会提出的分类调控要求。

在本月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表示,当前市场确实在调整过程中,按照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对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

张大伟分析称,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因此,目前即便各地政府普遍救市,效果也十分有限,最为关键的还是看信贷政策能否放松。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表示,尽管短期内大多数城市存销比高企,部分城市出现大幅降价的现象,但是应该不会持续太久,预计在四季度,由于银行信贷对于首套自住房需求的支持,信贷紧缩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善,楼市调控政策也会转向宽松。

上月中旬,央行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

如今距央行喊话已经满月,但新华社昨日报道称,不少地区的住房按揭贷款的紧张情况未见缓解,利率上浮、排队等等现状仍在,首套房贷政策遭遇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

张大伟说,通过业内了解,预计后续可能会出台一些针对首套房房贷的定向松绑这个时间点不会太早,可能会在三季度的中后期。他说,如果届时该举措出台,加上价格的下行调整,会对市场的成交有比较明显的拉动作用。此外,通过加快棚户区改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房产降温对经济的影响。

张大伟还说,楼市再继续原来那种30%的高增长已不可能,但也要避免出现断崖式下行。不过,新一轮调控不可能再现大规模流动性释放,而是依靠微刺激,定向、局部放松。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告诉本报,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如预期,未来微刺激的力度、涉及面和频率都会加大,但主要会从实体经济入手。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还是比较大,政府还是要借此轮市场降温将其中部分水分挤干。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对于来自中央层面的救市期望不能太大。

他分析称,放松信贷是未来中央楼市调控的一个主基调,但基本上还是围绕首套刚需进行。对于部分刚需不大的城市,也会考虑将此类信贷资源向改善型需求导入。

新华社分析称,从民生角度来看,在市场自我调整期,政策上应当坚持几个不能变:抑制投机炒房行为不能变;守住个贷不扩大杠杆的底线不能变;保证低收入者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