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浦 600638

科技京城被认定为“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2015-11-15

    上海科技京城是市政府命名为中心城区唯一一家高科技创业园区。近几年来,为提升其功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在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黄浦区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为打造成“移动互联大楼”,调结构、强服务,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集聚了一批移动互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和一大批中小企业,取得了明显效果。8月27日,在2014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工作会议上被授予“上海市信息化产业基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被广泛关注的新兴产业中的物联网、无线互联网的规模正加速扩展。特别是手机与无线互联网形成的叠加效应,大有将这场商战不断引向科技纵深之势。上海科技京城管理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黄浦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中心城区科技创新模式,努力推动以无线互联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顺应发展趋势,科技京城启动升级改造工程。引进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华东分院(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大力发展以无线互联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一个辐射华东地区以无线互联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产业聚集在科技京城全面展开。工信部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的落户,这就奠定了科技京城作为华东地区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测试、研发、服务支持等信息高科技服务高地的地位,将科技京城打造成“移动互联大楼”。

    明确的定位,业态必须置换,就要下大力气“腾”。科技京城不惜牺牲眼前的利益,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把更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吸引进来。把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企业调整出去。使科技京城形成了具有电子信息等高科技行业集聚和信息整合功能的主题化办公楼宇,形成较为鲜明的专业化、品牌化、集约化特点。

    一是龙头企业集聚。通过引进和培育了闻泰、多普达等20多家业内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关健主体,为中小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行业信息,在行业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是研发实力较强。这些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围绕移动终端研究、数字内容服务、芯片设计开发、软件及元器件开发研究等创新热点,投入大量研发人员和经费,创造了业界多个第一,占据了移动互联产业中部分子行业的关健环节,产品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一批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性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软件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三是合作交流广泛。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注重国际国内的交流,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东芝液晶屏、飞思尔半导体等一批跨国公司和国内移动互联知名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与长三角地区的相关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所等建立了联系渠道,分享最新的产业信息和技术成果,开展共性课题研究与技术攻关;与嘉兴、南通、湖州等地园区合作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是产业链全覆盖。在科技京城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中心,辐射带动楼内200多家中小企业的企业梯队,拥有覆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包括终端提供商、芯片供应商、网络设备提供商、支撑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软件提供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业务关联、技术关联、利益关联,有力推动了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活动力。

    五、集聚效应明显。以电子信息等高新科技企业为核心产业的主题楼宇经济形成后,规模集聚效应带来的回报将是丰厚的。2011年入驻企业总缴税额4.41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84亿元;2012年入驻企业总缴税额4.54亿元,区级财政收入1.48亿元;2013年入驻企业总缴税额10.1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18亿元,增长十分明显。 今后几年,上海科技京城要按照黄浦区的城市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以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积极的招商引资,吸引了更多高科技企业入驻。同时根据新的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扶植无线互联信息类高新科技企业入驻科技京城。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技术创新为主线,把握移动通信发展的市场和技术机会,依托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突破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大带小,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各个子行业的产业链细分环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引进和培育更多国际知名品牌,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